100%

卷四百 ◎人事部四十一

 

  ○凶梦

  《礼记·檀弓》曰:夫子蚤作,负手曳杖,逍遥於门,歌曰:"泰山其颓乎!梁木其坏乎!哲人其萎乎!"既歌而入,当户而坐。子贡闻之,曰:"泰山其颓,则吾将安仰?梁木其坏,哲人其萎,则吾将安放?夫子殆将病也?"遂趋而入。夫子曰:"赐!尔来何迟也!夏后氏殡於东阶之上,则犹在阼也。殷人殡於两楹之间,则与宾主夹之也。周人殡於西阶之上,则犹宾之也。而丘也,殷人也。予畴昔之夜,梦坐奠於两楹之间。夫明王不兴,而天下其孰能宗予?予殆将死也。"盖寝疾七日而没。

  《左传·成公上》曰:晋侯梦大厉,被发及地,搏膺而踊,呼曰:"杀余孙,不义。(厉鬼,赵氏之先祖也。)余得请於帝矣!"坏大门及寝门而入。公惧,入於室。又坏户。公觉,召桑田巫。巫言如梦。(巫言鬼怒如公所梦。)公曰:"何如?"曰:"不食新矣。"六月丙午,公欲麦,使甸人献麦。将食,张,如厕,陷而卒。小臣有晨梦负公以登天,及日中,负晋侯出诸厕。遂以为殉。

  又《成公下》曰:晋楚将战,吕锜梦射月,中之。退入于泥。占之曰:"姬姓,日也。异姓,月也。必楚王也。射而中之,退入於泥,亦必死矣。"及战,射恭王,中目。王召养由基,与之两矢,使射吕锜,中项伏韬。以一矢复命。(言一发而中之。)

  又《成下》曰:初声伯梦涉洹,(洹水出汲县,林虑县东北,至魏郡长乐县入清水也。)或与己琼瑰,(琼玉、瑰珠也。)食之。泣而为琼瑰,盈其怀。(泪下化为珠玉薄怀。)从而歌曰:"济洹之水,赠我以琼瑰。归乎!归乎!琼瑰盈吾怀乎!"惧不敢占也。还自郑,至於狸脤而占之曰:"余恐死,故不敢占也。今众繁而从余三年矣,而无伤也。"言之,至暮而卒。(繁多也,傅诫数占梦。)

  又襄十八曰:齐侯伐我北鄙。中行献子将伐齐,梦与厉公讼,弗胜,(历公,献子所杀者。)公以戈击之,首坠於前,跪而戴之,奉之以走,见梗阳之巫皋。(梗阳,晋邑也,在太原。巫皋,名也;梦并见之。)他日,见诸道,与之言,同。(巫亦梦见献子与厉公讼。)巫曰:"今兹主必死。若有事於东方,则可以逞。"献子许诺。

  又昭四曰:初,穆子去叔孙氏,及庚宗,(成十六年避侨如之难奔齐。庚宗,鲁地。)遇妇人,使私为食而宿焉。適齐,梦天压己,弗胜。(穆子梦也。)顾而见人,黑而上偻,深目而豭喙,号之曰"牛助余",乃胜之。及反鲁,所宿庚宗之妇人献以雉。(献穆子。)问其姓,(问有子不?)对曰:余子长矣,能奉雉而从我矣。"召而见之,则所梦也。未问其名,号之曰牛。曰:"惟。"皆召其徒,使视之,遂使为竖。(竖,官。傅言、从梦未必吉。)

  又哀上曰:初,曹人或梦众君子立於社宫,而谋亡曹。曹叔振铎请待公孙强,许之。(振铎,曹始祖也。)旦而求之曹,无之。戒其子曰:"我死,尔闻公孙强为政,必去之。"及曹伯阳即位,好田弋。曹鄙人公孙强好弋,获白雁,献之。且言田弋之说。因访政事,大悦之。有宠,使为司城以听政。梦者之子乃行。强言霸说於曹伯,从之,乃背晋而攻宋。宋人伐曹,晋人不救而曹亡。

  又哀下曰:卫侯梦於北宫,见人登昆吾之观,(卫有观在古昆吾氏之虚。)被发北面而噪曰:"登此昆吾之虚,绵绵生之瓜。(绵绵,瓜初生也。)余为浑良夫,叫天无辜。"公亲筮之,胥弥赦占之,(赦,卫筮史。)曰:"不害。"与之邑,寘之,而逃奔宋。(言卫侯无道,卜人不敢以实对,惧骓而逃。)

  《国语》曰:晋献公伐虢。虢公梦在庙有神人,面白毛,虎爪,执钺立於西阿之下。公惧而走。神曰:"无走。帝命使晋袭於尔门。"公拜,稽首。觉,召使嚣占之,对曰:"如君之言,则蓐收也。天之形神也。"公使囚之,且使国人贺梦。舟之侨告其族曰:"众谓虢亡不久矣,吾今乃知之。外内无亲,其谁救之。吾不忍俟。"将其族適于晋。六年,虢乃亡。

  《史记》曰:始皇梦与海神斗,如人状。乃令人入海赍捕钜鱼具,而自以连弩候大鱼出射之。遂并(音旁。)海西。至平原津而病。

  又曰:秦二世梦白虎啮其左骖马,杀之。问占梦人,曰:"泾水为琐拢"二世乃斋望夷宫。阎乐杀之。更立子婴为王。

  又曰:初,赵盾在时梦见叔带持要而哭,甚悲,已而笑,拊手而歌。盾卜之,兆绝而后好。赵史援占曰:"此甚恶,非君之身,乃君之子,然亦君之咎。"至赵翔被杀,下宫,及赵武,还故位。

  《汉书》曰:昌邑王梦见青蝇之矢积殿东西阶。王乃问龚遂,对曰:"营营青蝇,止於蕃,恺悌君子,无信谗言。陛下察之。"王终不改。

  《续汉书》曰:郑玄梦孔子造曰:"起,今年岁在辰,来年岁在巳。"既悟以谶占之,知命当终。有顷,寝疾而卒。

  又曰:周盘字伯坚。朝会集诸生讲论终日。因令其二子曰:"吾日者梦见先师东里先生,与我讲於阴堂之奥。"既而,长叹:"岂吾齿之尽乎!"其月望日,无病忽终。

  《东观汉记》曰:公孙述梦有人语之曰:"公子系十二为期。"觉,语其妻。对曰:"朝闻道,夕死尚可,况十二乎!"

  《魏志》曰:邓艾字士载。初,艾当伐蜀,梦山上而有流水。以问弥虏护军爰邵。邵曰:"案《易卦》,山上有水曰蹇。蹇,繇利西南,不利东北。孔子曰:蹇利西南,往有功也。不利东北,其道穷也。往必克蜀,殆不还乎。"艾怃然不乐。

  又曰:文帝问周宣曰:"吾梦殿屋两瓦堕地,化为鸳鸯,此何谓耶?"宣对曰:"后宫当有暴死者。"帝曰:"吾诈卿耳。"宣对曰:"夫梦者,意耳。苟形言,便占吉凶。"言未卒而黄门令奏,宫人相杀。

  《蜀志》曰:魏延字文长,义阳人。延梦头上生角,以问占梦赵直。直诈延曰:"夫骐麟有角而不用,此不战而贼自破之象也。"退而告人曰:"角之为字,刀下用也。头上用刀,其凶甚矣。"延后果诛。

  又曰:关羽初出军围樊,梦猪啮其足。语子平曰:"今年衰矣!"寻果被杀。

  《晋书》曰:郭瑀,敦煌人也。苻氏之末,略阳王穆起兵酒泉以应。张大预遣使招瑀,瑀与同郡索嘏应之。穆后信谗欲诛嘏,瑀谏不从,旦夕祈死。夜梦乘青龙上至屋而止。寤而叹曰:"龙飞在天,今止於屋。屋之为字,尸下至也。龙飞至尸,吾其死也。古之君子不卒内寝,况吾正士乎!"遂还酒泉南山赤岩阁,饮气而卒。

  又曰:惠帝时,陆机为长沙王乂征河间王果。夜梦黑幕三重绕车,机擘出不得。明旦被杀。其日大风拔木,时人以为陆氏之冤。

  又曰:张华方昼卧,忽梦见屋坏。觉而恶之。是夜难作,称召,华遂与裴頠俱被收。

  又曰:伪赵石虎昼寝永安宫。梦群羊从东北负鱼而来。邺东北土高丈馀,鱼羊满其上。寤,乃问佛图澄,曰:"不祥也,国其败乎!"

  又曰:温峤为骠骑,镇武昌。至牛渚矶,水深不可测,云其下多怪。峤遂毁犀角而照之,须臾见水族万品。其夜,梦人谓峤曰:"与君幽明道隔,何意相照?"峤恶之。忽中风。至镇,旬日而卒。

  又曰:扬雄为舂阳令,举兵拒王敦。城陷,为敦所擒。初,雄被执之日,其夜梦乘车挂肉其傍。占曰:"夫肉必有筋,斤也。车傍於斤,吾其戮乎?"寻为王敦害之。

  《续晋阳秋》曰:苻坚之遣慕容垂,侍中权翼谏不听。於是翼乃夜私遣壮士,要路而击之。垂是夜梦行路,路穷,顾见孔子墓傍坟有八。觉而心恶之,召占梦者占之,曰:"行路穷,道尽也,不可行。孔子名丘,八以配丘,此兵字,路必有伏兵。深宜慎之。"于是,垂遂别路而进,翼伏兵遂不擒之。

  《前凉录》曰:张骏,十二年五月,骏有疾。梦出游,不识其处,见一玄龟,向之张口而言:"更九日当有嘉问。"遂经九日而卒。

  《前赵录》曰:刘曜末年,梦三人金面丹唇,东向逡巡,不言而退。曜拜履其迹。太史令任义曰:"三者,历运之极。东为震,王者之始次也。金为兑,物衰落也。唇丹不言,事之毕也。逡巡揖让,舍之道也。为之拜者,屈伏於人。履迹而行,慎不出,疆兵必大起。"远在三年,曜为石勒所擒。

  《前燕录》曰:穆容俊夜梦石虎啮其臂。觉,遂痛。恶之,曰:"死胡安敢梦生天子?"使掘之,数其罪,鞭其尸,投之漳水。俄,寝疾而死。

  沈约《宋书》曰:少帝凶暴日甚,沈庆之犹尽言谏诤。遣庆之从子攸之赍药赐庆之死,时年八十。初,庆之梦有人以两匹绢与之,谓曰:"此绢足度。"庆之语人曰:"老子今年不免,两匹八十尺也,度无盈馀矣!"

  《后魏书》曰:玄熙于任城王澄薨前,梦有人告之曰:"任城当死。死后二百日外,君亦不免。若其不信,试看任城家。"熙梦中顾瞻任城第舍,四面墙崩无遗堵焉。熙恶之,觉而告所亲。及熙之死,果如所梦。

  又曰:崔浩构害李顺,基萌已成。夜梦秉火爇顺寝室,火作而顺死。浩与室家群立而观之。俄而,顺弟息号哭而出曰:"此辈吾贼也!"以戈击之,悉投於河。悟而恶之,以告馆客冯景仁。景仁曰:"此真不善也!非复虚事。夫以火爇人,暴之极也。且兆始恶者终殃,积不善者无馀庆。厉阶成矣,公其图之。"浩曰:"吾方思之而不能悛。"至后而族。

  《三国典略》曰:齐李铉字宝鼎,渤海南皮人也。春夏务农,秋冬入学,经疏之多发自於铉。婴疾在床,夜梦孔子忿其广为疏例,系而捶之。既寤之后,其疏例焚。寻而病愈。

  《齐书》曰:武帝初登位,梦金翅鸟下殿食小龙子无数,乃飞上天。及明,帝即位,诛高武子孙并尽。明帝名鸾故也。

  又曰:武帝时,雍州刺史张敬儿未贵,梦所居村社树欻高数十丈。为雍州,又梦社树直上天。俄反,伏诛。

  《梁书》曰:武帝初,沈约齐末建议废齐和帝。后梦和帝以刀断其舌,约大惧,召巫言,与梦同。竟忧卒。

  《唐书》曰:太宗时,徐庆为征辽判官。有一典不得姓名。庆在军,忽梦己化为羊,为典所杀。觉,惧,流汗至晓。典判案,庆问曰:"汝夜有梦否?"典云:"梦公为羊,某屠之。"由是,庆不食羊。则天时,庆至司农少卿、雍州司马,时典已任大理狱丞。后庆被诬与内史令裴炎通谋,应接英公徐敬业扬州反,被执送大理。忽见丞押狱,庆流涕谓曰:"征辽之梦,今当应之。"及被戮,竟是丞引之。

  又曰:杜牧知命年得病,自为墓志、祭文。又尝梦告曰:"尔改名毕。"逾月,奴自家来告曰:"炊将熟而甑裂。"牧曰:"皆不祥也。"俄又梦书片纸曰:"皎皎白驹,在彼空谷。"寤而叹曰:"此过隙也。吾生於角,昴毕於角,为第八宫。吾之甚厄也。予自湖守迁舍人,木还於角足矣。"其年以疾终。

  又曰:韦温为宣歙观察使。明年,疡生於首,谓爱婿张复鲁曰:"予任校书郎时,梦二黄衣人赍苻来追,及浐将渡,一人续至曰:彼坟至大,功须万日。遂不涉而寤。计今万日矣,与公诀矣。"明日卒。

  又曰:崔湜与尚书右丞卢藏用同配流,俱行。湜谓藏用曰:"家弟承恩或冀宽宥,因迟留不速进。行至荆州,梦於讲堂照镜。曰:"镜者,明象。吾当为人主所明也。"以告占梦人张申。申退曰:"讲堂者,受法之所。镜者,於文为立见金,此非吉徵。"其日,追使至,缢於驿中。

  《唐新语》曰:毋煚(俱永切。)直集贤,无何,以热疾暴终。初煚梦着衣冠上北邙山,亲友相送。及至山顶,回顾不见一人。意甚恶之。及卒,僚友送葬北邙山,咸如所梦。

  《吕氏春秋》曰:齐庄公之时,有士曰宾卑聚。梦有壮士从而叱之,唾其面,惕然而寤。然夜坐不自快。明日召其友而告之曰:"吾年六十而无所挫辱,吾将索之,得之则可,不得将死之。"每朝立乎衢,三日不得,退而自杀。

  桓谭《新论》曰:博士弟子韩生,连三夜有恶梦。以问人,人教晨起厕中祝之三旦,人告以为祝诅捕治,数日死。

  《玄晏春秋》曰:十二月乙丑夕,梦至京师。自庙出,见车骑甚众。以物呈庙云:"诛大将军。"曹爽寤以告梁析,析曰:"君欲曹人之梦乎?朝无公孙强。"予曰:"爽无叔振之请,苟失天机,败离矣,何待於强?"

  《益部耆旧记》曰:何袨尝梦井中生桑。以问占梦赵直,直曰:"桑非井中之物,然桑字四十下有八,君寿恐不过此。"后果如直言。

  《管辂别传》曰:辂见何尚书。何曰:"顷连梦青蝇数十,来在鼻上,驱之不肯去,何也?"辂曰:"夫鼻者,艮也。天中之山而蝇集之,位峻者危,轻豪者亡。"后遂被诛。

  《搜神记》曰:吴时,嘉兴徐伯始病,使道士吕石安神座。石有弟子戴本、王思二人,居住海盐,伯始迎之以助。石昼卧,梦上天,北斗门下见外鞍马三匹,云:"明日当以一迎石,一迎本,一迎思。"石梦觉,语本、思:"如此,死期至。可急还与家别。"不卒事而去。伯始怪而留之。曰:"惧不见家也。"间一日,三人同日死。

  《续搜神记》曰:会稽谢奉与永嘉太守郭伯猷善。谢忽梦郭与人於浙江上争摴蒱钱,为水神所责。堕水死,己营理郭凶事。既觉,便往郭,许共围棋。良久,谢云:"卿知吾来意不?"因说所梦。郭闻之怅然,云:"信与人争,如卿所梦,何期太的□也。"须臾如厕,便倒气绝。谢断理之如所梦。

  《异苑》曰:苻坚将欲南师也,梦葵生城内。明以问妇。妇曰:"若征军远行出,难为将也。"坚又梦地东南倾,复以问。云:"江左不可平也。君无南行,必败之应也。"坚不从,卒败。

  又曰:陈郡殷灵均,义熙中为桂阳太守。梦人缚将去,形神乖散。复有一人云:"且置在作衡阳,当取之。"殷惊寤惆怅。永初三年,除衡阳郡,知冥理难避,辞,不免。寻寝疾而亡。

  《述异记》曰:陶继之为秣陵令,杀劫。其中一人是大乐伎,不为劫,而陶逼杀之。将死,曰:"我实不作劫,遂见枉杀。若有鬼,必自诉理。"少时,陶梦见此伎来云:"诉天得雪,今来相取。"遂跳入陶口中,仍落腹而倒。俄而,陶遂病死。

  又曰:姚苌既杀苻坚,与苻登相拒於陇东。苌夜梦坚将天帝使者勒兵驰入苌营,以矛刺苌,正中其阴。苌惊觉,阴肿痛。明日遂死。

  又曰:张骏有疾,梦出游观,不识其处。甘泉涌出,有一玄龟向骏张孔稍曰:"更九日,当有嘉问好消息。"忽然而觉。自书记之,封在筒中,人不知也。因寝疾,经九日而死。

  《幽明录》曰:魏武帝猜忌晋宣帝子非曹氏纯臣。又尝梦三匹马在一槽中共食,意尤憎之。因召文明二帝告以所见,并云:"防理自多,无为横虑。"帝然之。后果害族移器,悉如梦焉。

  又曰:王丞相茂弘,梦人欲以百万钱买大儿长豫。丞相甚恶之。潜为祈祷者。备材作屋,得一窖钱,料之百万亿。大惧,一皆藏闭。俄而,长豫亡。

  又曰:陇西秦嘉字士会,俊秀之士。妇曰徐淑,亦以才美流誉。桓帝时,嘉为曹掾赴洛,淑归宁於家。昼卧,流涕覆面。嫂怪问之,云:"適见嘉自说往津乡亭病亡。二客俱留,一客守丧,一客赍书还,日中当至。"举家大惊。书至,事事如梦。

  《集异记》曰:阳平宋堇,善解梦。有孙氏求官,睡得梦双凤集其两拳,以问堇。堇曰:"凤皇非梧桐不栖,非竹实不食,卿当大凶,非苴杖即削杖也。"后孙氏果遭母丧。

  又曰:张天锡在凉州,梦一绿色狗,形甚长,从城东南欲齰张。张床上避一匝,乃堕地。后苻坚遣狗长往破张,着绿地锦袍,从东南门入,皆如梦焉。

 

卷四百一 ◎人事部四十二

 

  ○叙圣

  《左传·成公上》曰:圣人与众同欲,是以济事。

  又成公下曰:春秋之称,微而显,志而晦,婉而成章,尽而不污,惩恶勤善,非圣人谁能修之。

  又曰:诸侯将见子臧於王而立之。子臧辞曰:"圣达节(圣人应天命,不拘掌礼。)次守节,为君非吾节也。虽不能圣,敢失守乎!"

  又曰:惟圣人能内外无患。自非圣人,外宁必有内忧。(骄亢则忧患生也。)

  又襄公三年曰:臧武仲如晋,雨,过御叔。在邑将饮酒,(御叔鲁御邑大夫。)曰:"焉用圣人!(武仲多知,时人谓之圣。)我将饮酒而已,雨行,何以圣为?"

  又昭公四曰:季武子问於申丰曰:"雹可御乎?"对曰:"圣人在上,无雹,虽有,不为灾。"

  又曰:《书》曰:"圣作则。"(逸书则法也。)

  又曰:臧孙纥有言曰:"圣人有明德者,若不当世,其后必有达人。今其将在孔丘乎!"

  又哀公下曰:圣人不烦卜筮,惠王其有焉。(不疑故不卜也。)

  《礼记·乐记》曰:作者之谓圣,述者之谓明。明圣者,述作之谓也。

  又《坊记》曰:圣人之制富贵也,使民富不足以骄,贫不至於约,贵不慊於上,故乱益亡。

  又《中庸》曰:夫妇之愚,可以与知焉;及其至也,虽圣人亦有所不知焉。夫妇之不肖,可以能行焉;及其至也,虽圣人亦有所不能焉。

  又曰:舜其大孝也与!德为圣人,尊为天子,富有四海之内。宗庙飨之,子孙保之。

  又曰:诚者,天之道也;诚之者,人之道也。诚者不勉而中,不思而得,从容中道,圣人也。

  又曰:大哉圣人之道!洋洋乎发育万物,峻极于天。

  《毛诗·狼跋》:美周公也。周公摄政,远则四国流言,近则王不知。周大夫美其不失其圣也。(不失其圣者,闻流言不惑,王不知不怨,终立其志,成周之王道,致太平,复成王之位。)

  又《节南山·巧言》曰:秩秩大猷,圣人莫之。

  《周易·乾卦》曰:云从龙,风从虎,圣人作而万物睹。

  又曰:其惟圣人乎?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,其惟圣人乎?

  又《蒙卦》曰:蒙以养正,圣功也。

  又《豫卦》曰:圣人以顺动,则刑罚清而民服。

  又《观卦》曰:圣人以神道设教而天下服矣。

  又《咸卦》曰:天地感而万物化生,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。

  又《恒卦》曰:圣人久於其道而天下化成。

  又《鼎卦》曰:圣人亨以享上帝,而大亨以养圣贤。

  又《系辞》曰:《易》有圣人之道四焉;以言者尚其辞,以动者尚其变,以制器者尚其象,以卜筮者尚其占。夫《易》,圣人之所以极深而研几也。惟深也,故能通天下之志;惟几也,故能成天下之务;惟神也,故不疾而速,不行而至。子曰"《易》有圣人之道四焉"者,此之谓也。

  又曰:备物致用,立成器以为天下利,莫大乎圣人。是故天生神物,圣人则之;天地变化,圣人效之;天垂象,见吉凶,圣人象之;河出图,洛出书,圣人则之。《易》有四象,所以示也。

  又曰:天地之大德曰生,圣人之大宝曰位。

  又曰:上古穴居而野处,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。上栋下宇,以待风雨,盖取诸大壮。上古结绳而治,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。百官以治,万民以察,盖取诸夬。

  又曰:昔者,圣人之作《易》也,将以顺性命之理。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,立地之道曰柔与刚,立人之道曰仁与义。

  《尚书·伊训》曰:敢有侮圣言,逆忠直,时谓乱风。(狎悔圣人之言而不行,拒逆忠直之规而不纳。)

  又《说命》曰:股肱惟人,良臣惟圣。(手足具乃成人,有良臣乃成圣。)

  又《洪范》曰:睿作圣。(於事无不通谓之圣。)

  又曰:圣时风若。(君能通理则时风顺之。)

  又《多方》曰:惟圣罔念作狂,惟狂克念作圣。(惟圣人无念於善,则为狂人;惟狂人能念於善,则为圣人。)

  又《君陈》曰:凡人未见圣,若不克见。既见圣,亦不克由圣。

  《论语·雍也》曰:子贡曰:"如有博施於民而能济众,何如?可谓仁乎?"子曰:"何事於仁,必也圣乎!尧舜其犹病诸!"

  又《述而》曰:子曰:"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!得见君子者,斯可矣。"

  又曰:子曰:"若圣与仁,则吾岂敢?"(孔子谦,不敢自名仁圣。)

  又《子罕》曰:太宰问於子贡曰:"夫子圣者与?何其多能也?"子贡曰:"固天纵之将圣,又多能也。"

  又孔子曰:君子有三畏:畏天命,畏大人,畏圣人之言。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,狎大人,侮圣人之言。

  又子贡曰:有始有卒者,其惟圣人乎?

  《孝经》曰:非圣人者,无法。

  《春秋潜潭巴》曰:里社鸣,此里有圣人,百姓归之。(社里之居也,鸣则教令行。□教令则圣人能行之也。)

  《大戴礼》曰:哀公问曰:"何谓圣人?"孔子对曰:"所谓圣人者,知通于大道,应变而不泅拢配于天地,参于日月。"

  又曰:圣人有国,则日月不食,星辰不孛。

  《尚书考灵曜》曰:五百载,圣纪苻。(五百,法天地之数也。王命长,故以为五百载也。苻,图书也。)

  又曰:四千五百六十岁,精及天数,握命人起,河出图,圣受思。(郑玄注曰:"圣,谓尧也。天握命,人当起者,河乃出图,尧受而思之,以受历数也。)

  《尚书大传》曰:圣人在位,其君子不诵无用之言,其工不作无用之器,其商不通无用之物。

  又曰:圣人者,民之父母也。母能生之,能食之;父能教之,能诲之。圣王,曲备之者也,能生之,能食之,能教之,能诲之也。为之城郭以居之,为之宫室以处之,为庠序之学以教诲之,为之列地制亩以饮食之。故《书》曰:"作民父母以为天下王。"此之谓也。

  《韩诗外传》曰:舜生于诸冯,迁于负夏,卒于鸣条,东夷之人也。文王生于歧周,卒于毕郢,西夷之人也。地之相去千有馀里,然得志而行乎中国,如合苻节,孔子曰:"先圣后圣,其揆一也。"

  又曰:成王之时,有三苗贯桑而生,同为一秀。比三年,果有越裳氏重九译而至,献白雉於周公,曰:"道路悠远,山川幽深,故重译而来朝。"周公辞曰:"吾子何以见赐也?"译曰:"吾受命国之黄发曰:久矣!天之不迅风疾雨也,海之不波溢也,三年於兹矣。意者中国殆有圣人,盍往朝之。"

  又曰:辟土殖穀者,后稷也。决江疏河者,禹也。听狱执中者,皋陶也。然而有圣名者,尧也。

  《史记》曰:周西伯猎,遇太公於渭之阳。与语,大说,曰:"自吾先君太公曰:当有圣人適周,周以兴。子真是耶!"

  又曰:王子比干,直言谏纣。纣怒曰:"吾闻圣人之心有窍,信有诸乎?"

  又曰:秦穆公谓内史廖曰:"吾闻邻国有圣人,敌国之忧也。今由余贤,寡人之患,将如奈何?"

  又曰:唐举相蔡泽,曰:"吾闻圣人不相,殆先生乎?"

  《管子》曰:圣人若天,然无私覆;若地,然无私载。

  《老子》曰:绝圣弃知,民利百倍。

  又曰:圣人无常心,以百姓心为心。

  《庄子》曰:圣人之生也,天行;其死也,物化。静而与阴同德,动而与阳同波。不为福先,不为祸始。

  又曰:以德分人,谓之圣。

  又曰:夫圣人鹑居而穀(苦候切。)食,鸟行而无章。天下有道则与物皆昌,天下无道则修德就闲。

  又曰:至人无己,神人无功,圣人无名。

  又曰:夫川竭而谷虚,丘夷而渊实。圣人已死,则大盗不起。

  《文子》曰:圣人同死生,愚人亦同死生。圣人之同死生,明於分理也;愚人之同死生,不知利害所在也。

  又曰:圣人随时而举事,因资而立功。守清道,拘雌节,因循而变应,常后而不先。

  又曰:圣人以仁义为绳。中绳之谓君子,不中绳之谓小人。

  《列子》曰:龙叔谓文挚曰:"吾有疾,子能已乎?"文挚即命龙叔背明而立,文挚向明而望之。既而曰:"嘻!吾见子之心矣。方寸之地虚矣!几圣人也。子心六孔通流,一孔不达。今圣知为病者,或由此乎?"

  又曰:商太宰见孔子曰:"丘,圣者欤?"答曰:"丘非圣者。""三皇圣者欤?"答曰:"三王善任知勇者,圣则丘弗知。"曰:"五帝圣者欤?"答曰:"五帝善任仁者,圣则丘弗知。"曰:"三皇圣者欤?"答曰:"三王善因时者,圣则丘不知,"曰:"然则孰者为圣?"孔子曰:"西方圣者,不治而不乱,不言而自信,不化而自行,荡荡乎民无能名焉!"

  又曰:庖牺、女娲、神农、夏后,蛇身、人面、牛首,此非人之状,而有大圣之德。

  《尸子》曰:圣人之身犹日也。夫日圜尺,光盈天地。圣人之身小,其所烛远矣。圣人正己而四方治,故曰:"天地之大府"。

  《慎子》曰:天有明而不忧人之暗,地有财而不忧人之贫,圣人有德而不忧人之危。

  《范子》曰:圣人之变,如水随形,形平则平,形险则险。

  《随巢子》曰:大圣之行,兼爱万物,疏而不绝。贤则欣之,不肖则矜之。

  《孙卿子》曰:神固之谓圣人。圣人者,道之管也。天下之道管此矣。

  又曰:天下无二道,圣人无二心。神人无功,圣人无名。圣人者,天下利器也。

  《商子》曰:圣人之制民也,如高下制水,如燥湿制火也。

  《申子》曰:百世有圣人,犹随踵而生。

  《韩子》曰:伊尹为宰,百里奚为虏。此二人者,圣人也,然犹不能无役身而进。

  《孟子》曰:子夏、子张、子游皆有圣人一体,冉有、伯牛、闵子、颜渊,具体而微。自生民以来,未有盛於孔子者也。

  又曰:孔子登东山而小鲁,登太山而小天下。故观於海者难为水,游於圣人之门者难为言。

  《鹖冠子》曰:圣人者,后天地而生,而知天地之始;先天地而亡,而知天地之终。

  《孔丛子》曰:悬子问子思曰:"吾闻同声者相求,同志者相好。子之先君见子产则兄事,而世谓子产仁爱,称夫子圣人,是谓圣通事仁爱乎?未喻其人之孰先也?"子思曰:"昔季孙问言,游亦若子之言也。子游答曰:'以子产之仁爱譬夫子,其犹浸水之与膏雨。'康子曰:'子产死,郑大夫舍玦佩,妇女舍珠填,巷哭三月,琴瑟不作;夫子之死,吾未之闻鲁人之若是也。'子游曰:'夫浸水所及也则生,所不及则死,民皆知焉。膏雨之所生也,广莫大焉。民之受赐也,普矣!莫识其由来者也。'"

  《淮南子》曰:圣人不贵尺璧而重寸阴,时难得而易失。故圣人守清道而抱雌节。(清,和静也。雌,柔弱也。)

  又曰:圣人之道犹中衢樽耶!过者,斟酌多少,各得所宜。

  又曰:惟圣人为能知权。言而必信,期而必当,天下之高行也。

  又曰:圣人若镜,不将不迎。

  又曰:文王知而好问,故圣。

  又曰:孔子无黔突,墨子无暖席。是故圣人蒙耻辱以干世主者,非贪禄慕位欲事天下之利,除万民之害也。神农憔悴,尧瘦臞,(其俱也。)舜微黑,禹胼胝。由此观之,忧劳百姓,亦甚矣!

  又曰:古者,圣人劳形尽虑,为民兴利除害,焦天下之忧,而平海内之事。圣人之忧民也,如此其明矣。

  《河图》曰:黄帝曰:"凡人生一日,天帝赐算三万六千,又赐纪二千。圣人得三万六千七百二十,凡人得三万六千。一纪主一岁,圣人加七百二十。

  《吕氏春秋》曰:圣人之於事,似缓而急,(缓谓无为,急谓无功。)似迟而速,待时也。

  又曰:圣人南面而立,以爱利民为心。号令未出而天下皆延颈举踵矣,则精通乎民矣!

  《家语》曰:所谓圣者,德合天地,睹者不识其邻。

  又曰:圣人能以天下为一家,以中国为一人者,非意之所为也。必知其利,达於其患,然后乃为之。

  又曰:孔子在卫,冉求言於季孙曰:"国有圣人而不能用,欲以求治,是犹却步而欲求及前人也。"

  《神异经》曰:西南大荒中,有人身长一丈,腹九尺。践龟蛇,戴朱鸟。左手冯青龙,右手冯白虎。知河海斗斛,识山石多少,知天下鸟兽言语,识士人所道,知百穀可食,识草木盐苦,名曰圣。(俗曰圣人。)一名哲,(俗曰睿哲。)一名先,(俗曰知先。)一名通,(俗曰通达。)一名无不达。凡人见拜,令人神知。此人天下神圣也。

  《六韬》曰:太公曰:"圣人守无穷之府,用无穷之财,而天下治。"

  《说苑》曰:圣人之於百姓也,其犹赤子乎!饥者食之,寒者衣之,育之长之,惟恐其不至於大也。

  杨方《五经钩沉》曰:圣人之生,必资於阴阳。阴阳之理,即圣人所尽。但尽阴阳之理,则玄照之本自见。此谓不求自知而理尽自然者也。

  扬子《法言》曰:或问:"孔子之时,诸侯有知孔子圣者欤?"曰:"知之。""若知之,则曷为不用?"曰:"不能。"曰:"知圣而不能用,可得闻乎?"曰:"用之,则弃其所习,逆其所从,强其所劣,损其所能。非天下之至圣,孰能用之!"

  又曰:震风陵雨,然后知厦屋之为帡幪也。虐政虐世,然后知圣人之为郛郭也。

  又曰:圣人之言似於水火,测之而益深,穷之而益远。火,用之而弥明,宿之而弥壮。

  又曰:圣人之言远如天,贤者之言近如地。

  又曰:或曰:"圣人之道若天。天则常矣,奚圣人之多变也?"曰:"圣人固多变。子游、子夏得其书矣,未得所以书也;宰我、子贡得其言矣;未得其所以言也;颜渊、闵子得其行矣,未得其所以行也。圣人之书、言、行,天也,其少变乎?"

  又曰:圣人虎别,其文炳也;(如虎之别百兽,炳然殊异。)君子豹别,其文蔚也;(有蔚文章,次虎。)辩人理别,其文萃也。

  又曰:或问圣人表里。曰:"威仪文辞,表也;德行忠信,里也。"

  《论衡》曰:上天之心在圣人之胸,其谴告在圣人之口。世无圣人,安得知天变动?

  《风俗通》曰:圣者,声也,通也。言其闻声知情,通於天地,调畅万物。

  荀悦《申鉴》曰:圣不至圣,何以尽性?

  《傅子》曰:圣人之道如天地,诸子之异如四时。四时相反,天地合而通之。

  袁准《正书》曰:圣人之治也,若平地焉,聋盲跛蹇皆能履之。法若丘陵也,非有逸足不能超也。

  又曰:圣惟知圣,惟贤知贤,信乎!

  蒋子《万机论》曰:圣不独立,知不独治。神武之主,亦须佐辅。

  王衍论曰:圣人尽众妙,体至当,故不求有所示而物自亲之。

  姚信《士伟》曰:圣人高不可极,深不可测,穷神知化,独见先识。仁若春阳,信若影响。此所禀於天也。

  又曰:神州何以专生圣人?圣人曾不产於绝域乎?推此论之,明神州者处乾坤之正,锺日月之精,地形爽垲,源流清畅。其生民也,长短应数,仪状端正,音声得节,性理调良。

  《图墓书》曰:青鸟乃默,皆圣人也。记人生死所由。

  《琴操》曰:孔子使颜渊执辔,到匡郭外。颜渊举策指匡穿垣,曰:"往,与阳虎正从此入。"匡人闻其言,孔子既似阳虎,告匡君曰:"往者阳虎,今复来矣。"乃令桓魋围孔子,数日不解。弟子皆有饥色。於是,孔子仰天而叹曰:"君子固穷乎?"子路闻孔子之言,悲感,勃然大怒,张目奋剑,声如钟鼓。孔子曰:"由!来!今汝欲斗名为戮我於天下,为汝悲歌而感之,汝皆和我。"由等惟惟。孔子乃引琴而歌,音曲甚哀。有暴风击拒,军士僵仆。於是,匡人乃知孔子圣人,瓦解而去。

  《太平御览》 宋·李昉

 

卷四百二 ◎人事部四十三

 

  ○叙贤

  《周礼·地官》曰:以贤制爵,则民慎德。

  《礼·大学》曰: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。

  《诗·丘中有麻》曰:丘中有麻,思贤也。庄王不明,贤人放逐,国人思之而作是诗也。丘中有麻,彼留子嗟。(留大夫氏,子嗟,字也。丘中麻麦,子嗟所治。笺云:子嗟放逐,於朝去治,卑贱之识。)

  又曰:《白驹》,大夫刺宣王也。(刺其不能留贤者也。)皎皎白驹,食我场苗。絷之维之,以永今朝。(宣王之末,不能用贤者,有乘白驹而去。笺云:愿去者乘其白驹,来者食我场中之苗,絷绊之欲留也。)

  《书·大禹谟》曰:野无遗贤,万邦咸宁。

  又曰:任贤勿贰,去邪勿疑。

  又《说命》曰:爵罔及恶,德惟其贤。

  又曰:惟后非贤不乂,惟贤非后不食。

  又《武成》曰:建官惟贤,莅事惟能。

  又《旅獒》曰:所宝惟贤,则迩人安。

  《易》曰:坤地卦:天地变化,草木蕃。天地闭,贤人隐。

  又《大畜》曰:不家食,吉。养贤也。

  又《颐》曰:天地养万物,圣人养贤以及万民。

  又《系辞》曰:可久,则贤人之德;可大,则贤人之业。

  《论语·里仁》曰:君子见贤思齐焉,见不贤者而内自省也。(齐,等也。省,察也,察已得无然也。)

  又《雍也》曰:贤哉,回也!一箪食,一瓢饮,在陋巷。人不堪其忧,回也不改其乐。贤哉,回也!(箪,笥也。贫者,人之所忧,而颜志道有所乐,故深贤之。)

  又《述而》曰:冉有曰:伯夷、叔齐何人也?子曰:"古之贤人也。"

  又《卫灵公》曰:臧文仲其窃位者欤?知柳下惠之贤而不与立。(柳下惠,鲁士师展禽也,邑名柳下,谥曰惠也。)

  又《子张》曰:叔孙、武叔毁仲尼。子贡曰:"仲尼不可毁也。他人之贤者,丘陵也,犹可逾也;仲尼,日月也,无得而逾焉。"

  《春秋繁露》曰:气之清者为神,人之精者为贤。治身以练神为宝,治国以积贤为道。

  《大戴礼》曰:帝入西学,上贤而贵德。

  《乐动声仪》曰:召公,贤者也,明不能与圣人分职,常战栗恐惧。故舍於树下而听断焉。劳身苦体,然后乃与圣人齐。是《周南》无美而《召南》有之。

  《韩诗外传》曰:魏文侯问狐卷子曰:"父贤足恃乎?"对曰:"不足。""子贤足恃乎?"对曰:"不足。""兄贤足恃乎?"对曰:"不足。"弟贤足恃乎?"对曰:"不足。""臣贤足恃乎?"对曰:"不足。"文侯勃然作色而怒曰:"寡人问此五者於子,子一一以为不足者何也?"对曰:"父贤不过尧,而丹朱放。子贤不过舜,而瞽瞍拘。兄贤不过周公,而管叔诛。臣贤不若汤、武,而桀纣伐。君欲治,从身始,人何恃?"

  《国语》曰:知宣子将以瑶为后。(宣子,荀寅。瑶,宣子之子知伯也。)知果曰:"不如霄也。"(知果,荀氏之族也。霄,宣子庶子也。)宣子曰:"霄也佷。"(佷戾不从人也。)对曰:"霄之佷在面,瑶之佷在心。心佷败国,面佷不害。瑶之贤於人者有五,其不逮者一。美鬓长大则贤,(鬓,发鬓也。)射御足力则贤,伎艺必给则贤,巧文辩惠则贤,强毅果敢则贤。若是,而甚不仁。以其五贤陵人,而以不仁行之,其谁能待之?若果立瑶也,知宗必灭。"弗听,知果别族于太史为辅氏。(太史掌氏姓也。)及知氏之亡也,惟辅果在。

  又曰:臼季使,舍於冀野。(臼季,胥臣。冀野,晋地。)见冀缺耨,其妻馌之,相敬如宾。(耨,耘田也。野馈曰:馌字音晔。)从而问之,冀芮之子也,与之归。既复命,进之曰:"臣得贤,敢以告。"文公曰:"子何以知其贤?"对曰:"臣见其贤不忘敬也。"公使为下军大夫。

  《史记》曰:燕昭王於破燕之后即位,卑身厚币,以招贤者。谓郭隗曰:"齐因孤之国乱袭破燕,孤极知燕小力少,不足以报。然得贤士与共国,以雪先王之耻,孤之愿也。先生视可者,得身事之。"郭隗曰:"王必欲致士,必从隗始。况贤於隗者,岂远千里哉!"於是,昭王为隗改筑宫而师事之。

  又曰:伯禽就封於鲁,周公戒伯禽曰:"我文王之子,武王之弟,成王之叔父,我於天下亦不贱矣。然我一沐三握发,一饭三起以待士,犹恐失天下之贤人。子之鲁,慎无以国骄人。"

  又曰:楚昭王聘夫子,夫子往焉。路出东,蔡大夫谋曰:"夫人贤者,所刺讥皆中诸侯之病,若用於楚,则陈、蔡危矣。"遂使兵拒之,孔子不得行。

  《家语》曰:孔子谓宓子贱曰:"子治单父,众悦,何施而得之?"对曰:"此地民有贤於不齐者,不齐事之,事而禀度焉,皆教不齐以治道。"孔子叹曰:"昔尧舜听天下务求贤以自辅,夫贤人,百福之宗,神明之主也。惜乎!不齐之所治小也。"

  又曰:子夏问於孔子曰:"颜回之为人奚若?"子曰:"回之信贤於丘。"曰:"子贡之为人奚若?"子曰:"赐之敏贤於丘。"曰:"子路之为人奚若?"子曰:"由之勇贤於丘。"曰:"子张之为人奚若?"子曰:"师之庄贤於丘。"子夏避席而问曰:"然则,四子者何为事先生?"子曰:"居,吾语汝!夫回能信而不能反,(反,谓反信也。君子言不必信,惟义所在也。)赐能敏而不能诎,(诎,人惟辩敏,亦宜有折屈时也。)由能勇而不能怯,师能庄而不能同。(言人虽务□庄,亦当有和同时也。)兼四子者之有以易吾,吾弗与也。此其所以事吾而不及也。"

  又曰:孔子读史至楚复陈,(夏徵舒杀其君,楚庄王讨之,取陈而有之,申叔时谏庄王,庄王从之,乃复陈国也。)喟然曰:"贤哉,楚庄王!轻千乘之国而重一言之信,非申叔时之忠,弗能建其义。非庄王之贤,弗能受其训。"

  又曰:所谓贤者,德不逾闲,(闲,法。)行中规绳。

  又曰:哀公问於孔子曰:"当今之君,孰者最贤?"孔子对曰:"丘未之见,抑有卫灵公乎?"公曰:"吾闻其闺门之内无别,而子次之贤,何也?"孔子对曰:"臣论其朝廷行事,不论其私家之际也。"公曰:"其事何也?"孔子曰:灵公之弟曰公子渠,牟其知足以治千乘,其信足以守之,灵公爱而任之。又有士曰王林者,见贤必进之,而退与分其禄,是以卫国无游放之才,灵公知而尊之。又有士曰庆足者,国有大事则必起而治之,国无事则退客贤,(言其所以退,欲以容贤与朝。)灵公悦而敬之。又有大夫史鱿,以道去,卫灵公郊舍三日,琴瑟不御,必待史鱿之入而后敢入。臣以此取之难,次之贤,不亦可乎!"

  《孔丛子》曰:鲁人有公仪潜者,厉节行道,恬於荣利,不事诸侯。子思之与友。穆公因子思欲以为相,谓子思曰:"公仪子必辅寡人。寡人三分鲁之一。"子思对曰:"如君之言,则公仪愈所不至也。若饥渴待贤,纳用其言,仪虽蔬食饮水,亦愿在下风。今徒以高官厚禄钓饵君子,无信人之意,公仪子则终身不蹑乎君之庭矣。且臣不任为君操竿,不钓以伤守节之士也。"

  又曰:子思自齐反卫,君馆而问曰:"先生鲁国之士,不以卫褊小,犹步玉趾而慰存之,愿有赐於寡人。"子思曰:"羁旅於此而辱君之威尊,亟临荜门,其荣多矣。欲报君以财币,则君府藏已盈,而伋又贫。欲报君以善言,恐未合君心,而徒言不听也。愿有报君者,惟达贤耳。"君曰:"固寡人所愿也。"

  《任子》曰:夫贤人者,至德以吻己心,行道以吻己任。处则不求私名,仕则不求私宠。不为其身,不阿其君。积礼义於朝,播仁风於民。使天下之人翼翼焉向戴其君之尊,欣欣焉歌舞其君之德。

  《文子》曰:山有猛兽,林木为之不斩。野有螫虫,葵藿为之不采。国有贤臣,折冲千里。

  《列子》曰:牛缺者,上地之大儒也。至邯郸,遇盗於耦沙之中,尽取其衣装车。牛步而去,视之欣然无忧苦之色。盗追而问其故,曰:"君子不以所养害其所养。"盗曰:"嘻,贤矣!"既而相谓曰:"彼之贤,往见赵君,使以我为事,必困我。"乃相与追而杀之。

  《孙卿子》曰:古之贤人贱为布衣,贫为匹夫,然而非礼不进,非义不受。

  《庄子》曰:以财分人谓之贤。

  《尹文子》曰:尹文子见齐宣王,王叹国寡贤。尹文子曰:"使国悉贤,孰处王下?"王曰:"国悉不肖,可乎?"尹文子曰:"国悉不肖,孰理王朝?"王曰:"贤与不肖皆无,可乎?"尹文子曰:"不然。有不肖,故王尊於上,臣卑於下。进贤退不肖,所以有上下也。"

  王孙子曰:"赵简子猎於晋山之阳,抚辔而叹。董安于曰:"敢问何叹?"子曰:"吾有食穀之马数千,多力之士数百,欲以猎兽也。吾恐邻国养贤以猎吾也。"

  《文子》曰:虎豹之驹未成,而有食牛之气。鸿鹄之翼未合,而有四海之心。贤者之生亦然也。

  又曰:国之所以不治者三:不知用贤,此其一也;或求贤不能得,此其二也;虽得弗能尽,此其三也。

  《申子》曰:千里有贤者,是比肩而立。

  《韩子》曰:晋平公问叔向曰:"吾群臣孰贤?"对曰:"赵武贤。武之立如不胜衣,言如不出口,然其所举士者数十人,皆令得其意,而公家甚赖之。况武子之生也不利其家,死不托其孤。臣敢以为贤。"

  《孟子》曰:国君进贤,如不得已,将使卑逾尊,疏逾戚,可不慎欤!左右皆曰贤,未可也。诸大夫皆曰贤,未可也。国人皆曰贤,然后察之,见贤焉,然后用之。

  《吕氏春秋》曰:伊尹出空桑之中,长而贤。汤闻伊尹,使人请之有侁氏,有侁氏不可。伊尹亦欲归汤。汤於是请取妻於有侁氏。有侁氏喜,使伊尹为媵,送女。故贤主之求有道之士,无不以也。有道之士求贤主,无不行也。相得然后乐。不谋而亲,不约而信,相为殚知竭力,犯危行苦,志欢乐之,此功名所以大成也。

  又曰:百里奚之未遇时,亡虢而虏,饭牛於秦,鬻以五羊之皮。公孙枝得而悦之,献诸缪公。三日请属事。公曰:贾之五羊之皮而属事,无乃为天下笑乎!"枝曰:"信贤而任之,君之明也。议贤而下之,臣之忠也。君为明君,臣为忠臣,彼为信贤,境内将服,敌国且畏,夫谁暇笑哉!"遂用之,谋无不当,举必有功,号曰:"五羖大夫。"

  又曰:史台谓申向曰:"吾所患者不知贤。"申向曰:"人之患不在乎不言用贤,而在乎不诚用贤。夫言用贤者,口也。却贤者,行也。言行相反,而欲贤者用,不肖者废,不亦难乎!人主诚用贤,则境内贤者出矣,天下贤者至矣。"

  又曰:得十良马,不如得一伯乐。得十良剑,不如得一欧冶。得地千里,不如得一贤人。

  又曰:魏文侯过段干木之闾而轼,其仆曰:"君胡为轼?"曰:"此非段干木之闾欤!干木,盖贤者也。吾安敢不轼!"

  又曰:赵简子将袭卫,使史墨行瞆之。(瞶,视也,音贵。)期以一月,六月而反复。简子曰:"何其久也?"对曰:"谋利而得害,犹弗察也。蘧伯玉为相,史鱿佐焉。孔子为客,子贡使令於君前,甚听。(君听其言。)《易》曰:涣其群,玄吉。涣者,贤也。群者,众也。玄者,吉之始也。涣其群,玄吉者,其佐多贤。"简子案兵而不动。

  《周书阴苻》曰:凡治国有三常:一曰君以举贤为常,二曰官以任贤为常,三曰士以敬贤为常。夫然,虽百代可知也。

  京房《易飞候》曰:何以知贤人?隐师曰:"视四方有大云五色,具而不雨,下,贤人隐也。

  《易参同契》曰:天道无適莫,常傅与贤者。

  黄石公《三略》曰:伤贤者,殃及三世。蔽贤者,身当遭害。达贤者,福流子孙。嫉贤者,其名不瘤拢

  陆贾《新语》曰:圣人居高处上,则以仁义为巢。乘危履倾,则以圣贤为杖。

  《说苑》曰:周公卜居曲阜,命龟曰:"作邑于山之阳,贤则茂昌,不贤则速亡。"

  又曰:夫朝无贤人,犹鸿鹄之无羽翼。是故绝江海者,托於船。致远道者,托於乘。欲霸王者,托於贤。

  又曰:明君在上,慎於择士,务於求贤,设四佐以自辅,有英俊以治官。

  又曰:伯禽与康叔封朝成王,见周公。三见而三笞。康叔骇色谓伯禽曰:"有商子者,贤人也。与子往见之。"康叔与伯禽见商子曰:"吾二子者朝乎成王,见周公,三见而三笞,其说何也?"商子曰:"二子盖相与观南山之阳,有木焉,名曰桥。"二子者往观乎南山之阳,见桥竦然,实高而仰。反以告商子。商子曰:"仰者,父道也。"商子曰:"二子盖相与观乎南山之阴,有木焉,名曰梓。"二子者往观乎南山之阴,见梓勃焉,实而俯。反以告商子。商子曰:"俯者,子道也。"二子者,明日见乎周公。入门而趋,登堂而跪。周公拂其首,劳而食之,曰:"安见君子?"二子对曰:"见商子。"周公曰:"君子哉,商子也!"

  又曰:孔子之郯,遭程子於涂,倾盖而语终日。有间,顾谓子路曰:"取束帛以赠先生。"子路不对。有间,又顾谓曰:"取束帛以赠先生。"子路屑然对曰:"由闻之也。士不中间(中间,谓绍介也。)而见,女无媒而嫁,君子不行也。"孔子曰:"诗不云乎:野有蔓草。零露团兮。有美一人,清阳婉兮。邂逅相遇,適我愿兮。今程子天下之贤士,於是不赠,终身弗见也。"

  《六韬》曰:文王举贤若何?太公曰:"案察实,选才任能,名实俱得也。"

  《物理论》曰:在金石曰坚,在草木曰紧,在人曰贤。千里一贤,谓之比肩。故语曰:"黄金累千,不如一贤。"

  杜氏《幽求》曰:周封千里而已,八州之地,皆以禄贤。

  《抱朴子》曰:桓文汉高鼓,群贤以为六翮,托豪杰以为舟楫。

  《傅子》曰:或问近世大贤君子,若荀令君之仁,荀军师之知,斯可谓近世大贤人士君子矣。荀令君仁以立德,明以举贤,行无謟渎,谋能应机。孟轲称五百年而有王者,其间必有命世者,其荀令君乎!

  桓谭《新论》曰:以贤代贤谓之顺,以不肖代不肖谓之乱。

  《论衡》曰:贤圣之君察知佞臣,若视俎上之脯,指掌中之文。

  《风俗通》曰:贤,坚也。坚中廉外。

  《白虎通》曰:王者即位,先封贤者,忧民之急也。故列土为疆,非为诸侯;张官设府,非为卿大夫。皆为民也。

  《越绝书》曰:子胥正而信,范蠡知而明,皆贤人也。

  《潜夫论》曰:南面之大务,那急於知贤。

  《异苑》曰:汝南陈仲躬与诸息侄就颍川荀季和父子。于时,德星为之聚。太史奏曰:"五百里内有贤人集。"

  《列女传》曰:卫灵公与夫人夜坐,闻车声辚辚,至阙而止,过阙复有声。公问曰:"知此为谁?"夫人曰:"此必蘧伯玉也。"问"何以知之?"曰:"妾闻礼下公门式路马,所以广敬也。夫忠臣不为昭昭信节,不为冥冥堕行。今伯玉卫国贤大夫也,仁而有知,敬於事上,此其人必不以暗昧废礼,是以知之。"公使视之,果伯玉也。反戏之曰:"非也。"夫人进觞再拜贺之。公曰:"子何以贺?"之曰:"始,妾谓独有伯玉,今卫复有与之齐者,是君有二贤臣也。国多贤臣,则国之福也。"

  《西京杂记》曰:汉文帝为太子,立思贤苑以招宾客。

  周斐《汝南先贤传》曰:黄宪洁静通理,齐圣广渊,不矜名以诡时,不抗行以矫俗。论者咸曰:"颜子复生乎汉之代矣。"

  《语林》曰:贤者,国之纪,人之望,自古帝王皆以之安危。故《书》曰:"惟后非贤不乂,惟贤非后不食。"昔者,周公体大圣之德,而勤於吐握,由是天下之士争归之。向使周公骄而且吝,士亦当高翔远去,所至寡矣。

  王褒《圣主得贤臣颂》曰:夫贤者,国家之器用也。君人者,勤於求贤,而逸於得人。故圣主必待贤臣而弘功业,俊士亦人明主以显其德。千载一会,论说无疑。翼乎如鸿毛之遇顺风,沛乎若巨鱼之纵大壑。其意如此,则胡禁不止,曷令不行!

  锺子《刍荛论》曰:贤者之处世,犹金玉生於沙砾,豫章产乎幽谷,下不进之於上,则无由而至矣。

  《太平御览》 宋·李昉

 

卷四百三 ◎人事部四十四

 

  ○道德

  《礼记·中庸》曰:天命之谓性,率性之谓道,修道之谓教。道也者,不可须臾离也;可离,非道也。

  又曰:大哉圣人之道!洋洋乎发育万物,峻极于天。优优大哉!礼仪三百,威仪三千,待其人然后行。故曰:"苟不至德,至道不凝焉。"

  又曰:天下之达道五,所以行之者三。曰:君臣也,父子也,夫妇也,昆弟也,朋友之交也,五者天下之达道也。知、仁、勇三者,天下之达德也。

  又曰:君子之道四,丘未能一焉:所求乎子以事父,未能也;所求乎臣以事君,未能也;所求乎弟以事兄,未能也;所求乎朋友先施之,未能也。庸德之行,庸言之谨,有所不足,不敢不勉。

  又曰:君子之道,造端于夫妇,及其至也,察乎天地。子曰:"道不远人,人之为道而远人,不可以为道。"

  又《学记》曰:玉不琢,不成器。人不学,不知道。

  又曰:大道不器。(谓圣人之道,不如器施於一物也。)

  又《乐记》曰:君子乐得其道,小人乐得其欲。以道制欲,则乐而不乱;以欲忘道,则惑而不乐。(道,谓仁义也。欲,谓邪淫也。)

  《尚书·大禹谟》曰:罔违道以干百姓之誉。(失道求名,古人贱之。)

  又《洪范》曰:无有作好,遵王之道。(言无有乱为私好恶,动必循先王之道。)

  又《旅獒》曰:志以道宁,言以道接。(在心为志,发气为言,皆以道为本,故君子勤道。)

  《周易·系辞》曰: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。

  又曰:一阴一阳之谓道。

  《论语·学而》曰:敏於事而慎於言,就有道而正焉。(有道谓有道德者。正谓问事是非也。)

  又《公治长》曰:子谓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:其行己也恭,其事上也敬,其养民也惠,其使民也义。

  又曰:子曰:"天下有道则见,无道则隐。邦有道,贫且贱焉,耻也。邦无道,富且贵焉,耻也。"

  又《卫灵公》曰:子曰:"人能弘道,非道弘人。"

  又曰:君子谋道不谋食。

  又曰:天下有道,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。

  又曰:君子学以致其道。

  又《子张》曰:子贡曰:"文武之道,未坠於地,在人。贤者识其大者,不贤者识其小者,莫不有文武之道焉。"

  又《颜渊》曰:季康子问於孔子曰:"如杀无道,以就有道,何如?"孔子对曰:"子为政,焉用杀?子欲善,而民善矣。君子之德风,小人之德草。草上之风,必偃。"(欲使季康子先自正也。偃,仆也。草加之以风无不仆者,犹民之化於下。)

  《大戴礼》曰:笃仁而好学,多闻而顺道。天子疑则问,应而不穷者谓之道。道者,导天下之道。

  《老子》曰:道可道,非常道。王弼曰:可道,指事造形,非其常道可道。

  《庄子》曰:鱼相造乎水,人相造乎道。

  子思子曰:天下有道则行有枝叶,天下无道则言有枝叶。

  又曰:祝牧谓其妻曰:"天下有道,我韨子佩;天下无道,我负子戴。"

  又曰:原宪处鲁,居环堵之室,上漏下湿,匡坐而弦歌。(匡,正也。)子贡乘大马,中绀而表素,轩车不容巷,往见原宪。原宪正冠踪履,杖藜应门。子贡曰:"嘻!先生何病也?"原宪应之曰:"宪闻无财之谓贫,学道而不能行之之谓病。今宪贫也,非病也。"子贡逡巡而有愧色。

  《文子》曰:夫道德者,匡邪以为正,治辞以为定,上下之仪也。上有道德即下有仁义。积道德者,天与之,地助之,鬼辅之。

  《鬻子》曰:发政施令为天下福,谓之道。

  《公孙尼子》曰:道为知者设,贤为圣者用。

  《淮南子》曰:圣人之道若中衢樽,过者斟酌,虽多少不同而各得其宜也。

  杨子《法言》曰:仲尼之道犹四渎,经营中国,终入大海。

  又曰:君子之道有四:简而易用也,要而易守也,炳而易见也,法而易言也。

  又曰:圣人重其道而轻其禄,众人重其禄而轻其道。

  《盐铁论》曰:以道德为城,文王是也。以道德为胄,汤武是也。

  桓谭《新论》曰:三皇以道治,五帝以德化。王道纯粹,其德如彼;霸道驳杂,其功如此。

  王逸《正部》曰:仲尼门人哺道醇饮道宗。

  《昌言》曰:道德仁义,天性也。织之以成其物,练之以致其情,莹之以发其光。

  《任子》曰:道德之怀民,犹春阳之柔物也。履深冰而不寒,结本条而不折。

  《杜氏幽求子》曰:盖道清淡以无为吻家,恬虚寂静,弘广多包,岂非圣人所宅乎!

  又曰:有道之国,其鬼不神。

  崔玄始《正论》曰:国不信道,工不信度,亡可待也。

  《傅子》曰:君子审其宗而后学,明其道而后行。

  《中论》曰:道之於人,甚简且易,不如采金攻玉涉艰难也。

  《苻子》曰:为道者日损而月章,为名者日章而月损。

  《释名》曰:德,得也,得事宜也。

  《周礼·地官·师氏》曰:一曰至德,二曰敏德,三曰孝德。(至德,中和之德。敏德,仁义顺时。孝德,尊祖爱亲。)

  《礼记·学记》曰:礼乐皆得,谓之有德。德者,得也。

  又《祭义》曰:天子有善,让德於天。

  又《中庸》曰:虽有其位,苟无其德,不敢作礼乐焉。虽有其德,苟无其位,亦不敢作礼乐焉。

  又曰:小德川流,大德敦化,此天地之所以为大也。

  又《表记》曰:以德报德,则民有所劝。

  又《大学》曰:富润屋,德润身。

  《左传·桓公》曰:臧哀伯谏曰:"君人者,将昭德塞违以临照百官,犹惧或失之,故昭令德以示子孙。

  又僖公中曰:庸勋亲亲,昵近尊贤,德之大者也。

  又曰:德以柔中国,刑以威四夷。

  又曰:太上以德抚民。

  又文公上曰:孝敬忠信吻吉德,盗贼藏奸为凶德。

  又宣公上曰:楚子观兵于周疆,定王使王孙满劳楚子。楚子问鼎之大小轻重焉。对曰:"在德不在鼎。"

  又成公上曰:四王之王也,(禹、汤、文、武。)树德而济同欲焉。

  又襄公二十四年曰:太上有立德,其次有立功。

  又昭公三曰:盛德必百世。

  《毛诗·荡·烝民》:德輶如毛,民鲜克举之。

  《尚书·舜典》曰:玄德升闻,乃命以位。(玄谓幽潜,潜行道德,升闻天朝,遂见徵用。)

  又《大禹谟》曰:皋陶迈种德,德乃降。黎民怀之。(迈,行;种,布也。皋陶布行其德,下治於民,民归服之。)

  又曰:惟德动天,无远不届。

  又《仲虺之浩》曰:德日新,万邦惟怀。志自满,九族乃离。

  又《伊训》曰:尔惟德罔小,万邦惟庆。尔惟不德罔大,坠厥宗。

  又《太甲》曰:德惟治,否德乱。(为政以德,则治不以德则乱。)

  又《咸有一德》曰:非天私我有商,惟天佑于一德。非商求于下民,惟民归于一德。德惟一,动罔不吉;德二三,动罔不凶。

  又《泰誓》曰:同力度德,同德度义。(力钧则有德者胜,德钧则秉义者胜。)

  又曰:受有亿兆夷人,离心离德。予有乱臣十人,同心同德。

  又曰:树德务滋,除恶务本。(立德务滋长;去恶务除本。)

  又《洪范》:五福,四曰攸好德。(所好者德,福之道。)

  又《旅獒》曰:玩人丧德,玩物丧志。(以人为戏弄则丧其德。)

  又《蔡仲之命》曰:皇天无亲,惟德是辅。

  又《周官》曰:作德,心逸日休;作伪,心劳日拙。(为德直道而行,於心逸豫而名日美。)

  又《君陈》曰:黍稷非馨,明德惟馨。

  《周易·坤卦》象曰:地势坤,君子以厚德载物。

  又《系辞》曰:富有之谓大业,日新之谓盛德。

  《论语·为政》曰:为政以德,譬如北辰,居其所而众星拱之。(德者无为犹北辰之不移而众星拱之。)

  又《里仁》,子曰:德不孤,必有邻。

  又《先进》曰:德行:颜回、闵子骞、冉伯牛、仲弓。

  又《宪问》:子曰:有德者必有言,有言者不必有德。

  又曰:骥不称其力,称其德也。(骥,古之善马也。德谓在五御之威仪。)

  又《季氏》曰:远人不服,则修文德以来之。

  《尚书大传》曰:有德者,尊其位而重其禄。

  《史记》曰:一年种之以穀,十年树之以木,百年来之以德。

  《东观汉记》曰:张谌字子孝,右扶风人。以笃行纯淑,乡里归德。虽居幽室暗处,自整顿三辅,以为仪表。

  又曰:淳于恭字孟孙,北海淳于人。以谦俭推让为节。人有刈恭禾,见之,念其愧,因伏草中,至去乃起。恭家井在门外,上有盆,邻里牧牛儿争饮牛。恭恶其争,多置器其上,为预汲水满之。小儿复争,恭各语其家父母。父母乃禁怒之。里落皆化而不争。

  《三辅决录》曰:冯豹字德文。母为父所出,后母遇之甚酷。豹事之愈谨,时人为之语曰:"道德彬彬冯德文。"

  王隐《晋书》曰:庾衮字叔褒,颍川人。少遭大疫,二兄亡,次兄毗又疫。其疠菩藿炽,衮父母诸弟皆出,避家。衮独不出,诸父强之,不可,曰:"衮性不畏病。"纳浆粥扶持,不舍昼夜,省柩哀临,十有馀旬。病既歇,家乃反,而衮亦无患害。宗党叹曰:"异哉!此子能守人之所不能守,能行人之所不能行。"

  《晋中兴书》曰:卫玠字叔宝。常以人有不及,可以情恕;非意相干,可以理遣。故终身不见其喜愠。

  《齐书》曰:张绪字思曼,为吏部尚书。每朝见,太祖目送之,谓王俭曰:"绪以位尊我,我以德贵绪。"

  又曰:王秀之字伯奋,为南郡内史、州西曹。荀丕欲交秀之,拒而不纳。报丕书曰:"仆以德为宝,足下以位为宝。各宝其宝,於此敬宜也。"

  《老子》曰:上德不德,是以有德;下德不失德,是以为德。(上德之人惟道用其德故能有德,下德而德之必有失焉。)

  《文子》曰:山高者其木修,地广者其德厚。

  又曰:闲九窍,灭志意,弃聪明,反无识,含阳吐阴,而与万物同德也。

  《庄子》曰:至德之世,不尚贤,不使能。

  《韩子》曰:善为吏者树德,不能为吏者树怨。

  《孟子》曰:周于利者凶年不能杀,周于德者邪世不能乱。

  《鹖冠子》曰:德及万人者谓之豪,德过百人者谓之英。

  《孔丛子》曰:胩子身长不过六尺,齐国莫不鬃缮;赵文子身如不胜衣,相晋国以宁:诸侯敬服其德故也。

  扬子《法言》曰:耕道而得道,猎德而得德。

  《傅子》曰:上德之人,其济万物也,犹天之有春秋,时至自生,非德之力。

  《太公金匮》曰:德行则福,德废则覆。

  《易参同契》曰:道成德就,潜伏俟时。

  《海内先贤行状》曰:王烈字伯善。时有盗牛者,主得之。盗者曰:"我邂逅迷惑,从今将改。子既赦宥,幸无使王烈闻之。"

  又曰:戴良字叔鸾。高才磊硌,英声远播。少者怀之,长者慕之。乡里缙绅,下至黎庶,莫有忿争之家。

  又曰:徐孺子徵聘未尝出门,赴丧不远万里。常事江夏黄公薨,往会其葬。家贫无以自供,赍磨镜具自随,每至所在,赁磨取资,然后得前。既至,设祭哭毕而返。陈仲举为豫章太守,召之则到,馈之则受,但不服事,以成其节。

  又曰:仇览字季知。学通五经,选为亭长。民有孙玄,少孤,与母居,诣览告玄不孝。览谢遣之,属母归,勿言,方为教之。后览赍礼诣玄,为陈孝子供养之意。玄遂感激,卒为孝子。时令河内王涣,政尚清严,闻览得玄不治,心独望之,乃问览"在亭不治不孝,得无失鹰鹯之志乎?"对曰:"窃以鹰鹯不如凤皇,故不为也。"涣感览言,用损威刑。

  《会稽典录》曰:郑弘字巨君,为郡督邮上计史。时计掾勾章任尚,居素温富,乘鲜车,驾肥马。弘恒在后,尚辄骂,弘无愠容。弘、尚在京师游学还郡,俱见府君。府君所问,弘无不对,而尚不知出。又问弘:"掾行道数相折辱,何以不答?"弘谢曰:"过奉显使无光国之美,马羸行迟面,恐失期贺,以相催促,自是其宜。愚闻两虎俱斗,大者必伤,小者必死,两为无益,故不敢答。"府君叹曰:"此谓长者,太守所不能也。"

  《汝南先贤传》曰:黄宪字叔度。不矜名以诡时,不抗行以矫俗。窥其门者莫敢践其庭,睹其流者不能测其肾拢时人论曰:"颜渊复生乎!"

  《襄阳耆旧记》曰:庞德公子奂,字世文。晋太康中,为牂牁太守。去官归乡里,居荆南白沙乡。里人宗敬之,相语曰:"我家池中龙种来里中化其德,少壮皆代老者担。"

  《陈实别传》曰:实字仲躬,颍川人。自为儿童不为戏弄等类所归。实在乡闾,平心率物,其有诤讼,辄求判正,晓譬曲直,返无怨者。至乃叹曰:"宁为刑罚所加,不为陈君所断。"时岁荒民俭,有盗夜入其室,止於梁上。实阴见之,乃起自整拂,呼命子孙,正色训之曰:"夫人不可不自勉,不善之人未必本恶,习与性成,遂至於此,如梁上君子矣。"盗大惊,自投於地,稽首归罪。实徐譬之曰:"视君状貌,不似恶人,宜深克己反善。然此当由困贫。"令遗绢二匹。自是,县无复盗窃。

  《荀氏家传》曰:荀彧德行周备,名重天下,海内英俊咸嘉焉。

  又曰:锺繇以为:"颜子既没,能备九德百行、不二其过者,惟荀彧乎!"或问繇曰:"君推荀君,比之颜子,自以不及,其可得闻乎?"繇曰:"夫明君师臣,其次友之。以太祖之聪明,每大事常先咨之荀彧,是则古师友之义也。吾等受命而行,犹或不尽,去固远耶。"

  《潘勖别传》曰:勖宽贤容众,与天下人等休戚,同有无,不以家财吻己有。

  《任嘏别传》曰:嘏字照先,乐安人。幼以至性见称。遇荒乱,家贫,卖鱼。会官发鱼,鱼贵数倍。嘏取直如常。会太祖创业,召海内至德。嘏应其举,为临淄侯庶子。

  ○阴德

  《左传·宣公下》曰:魏颗败秦师于辅氏,获杜回,秦之力人也。初,武子有嬖妾,无子,武子疾,命颗曰:"必嫁是。"疾病,则曰:"必为殉。"及卒,颗嫁之。曰:"病疾则乱,吾从其治也。"及辅氏之役,颗见老人结草以亢杜回,(亢,御也。)杜回踬而颠,故获之。夜梦之曰:"余,而所嫁妇人之父也。尔用先人之治命,余是以报。"

  《汉书》曰:于定国父于公为县狱吏,郡决曹狱平罗文法者,于公所决皆不恨。其闾门坏,父老方共治之。于公谓曰:"少高大闾门,令容驷马高盖车。我治狱多阴德,未曾有所冤,子孙必有兴者。"至定国为丞相。

  又曰:邴吉字少卿,鲁国人。为丞相,宽大好礼。初,吉有阴德於孝宣帝微时。帝即位,众莫知之,吉亦不言。吉从大将军长史迁至御史大夫,帝闻将封之,会吉病甚,将使人加绶而封之。及其生也。太子太傅夏侯胜曰:"此未死也。臣闻有阴德者,必飨其乐,以及子孙。今未获其乐而病,非其死病也。"后果愈。乃封博阳侯,终飨其禄。

  《后汉书》曰:何敞六代祖比干学《尚书》於晁错,注云:比干字少卿,经明行修,兼通法律,为汝阴县狱吏决曹掾,平活数千人。后为丹阳都尉。征和三年三月辛亥,天大阴雨,比干在家,中日梦贵客车骑满门。觉以语妻,语未已而门有老妪,年可八十馀,头白,求寄避雨,雨甚而衣履不沾雨渍。止,送至门,乃谓比干曰:"公有阴德,今日赐公策以广公之子孙。"因出怀中苻策,状如简,长九寸,凡九百九十枚,以授比干曰:"子孙佩印绶者如此算。"

  又曰:和熹邓后叔父陔言:常闻活千人者子孙有封。兄训为谒者,使修石臼河,岁活数千人。大道可信,家必蒙福。初,太傅禹叹曰:"吾将百万之众,未尝妄杀一人,其后代必有兴者。"

  又曰:永平中,楚王英谋为逆事,下郡覆考。明年,三府举袁安,能理剧,拜楚郡太守。是时,英辞所连及系者数千人。显宗怒甚,吏案之急,迫痛自诬,死者甚众。安到郡,不入府,先往按狱,理其无明验者,条上出之。府丞掾吏皆叩头争,以为阿附反虏,去与同罪,不可。安曰:"如有不合,太守自当坐之,不以相及也。"遂分别其奏。帝感悟,即报许,得出者四百馀人。

  又曰:虞诩字升卿。祖经为县狱吏,决狱平。尝曰:"东海于公,高其里门,而其子定国卒至丞相。吾决狱六十年矣,虽不及于公,其庶几乎。吾子孙何必不为九卿耶!"故字诩曰升卿。

  谢承《后汉书》曰:陈重字景公,豫章宜春人。举孝廉,在郎署。有郎负息钱数十万,债主日至,剪求无已。重乃密以钱代还。郎后觉知而厚辞谢之。重曰:"非我之为。将有同姓名者。"终不言惠。

  《吴志》曰:锺离牧字子翰,会稽山阴人。少居永兴,自垦稻田二十馀亩。临熟而县民识之。牧曰:"本以田荒,故垦之耳。"遂以稻与县人。

  沈约《宋书》曰:沈道虔,吴兴武康人。少仁爱,好《老》、《易》。郡州府凡十二命皆不就。有人窃其园菜者,外还见之,乃自逃隐,候窃者取足去后,乃出。

  《唐书》曰:载初中,徐有功为大理丞。时酷吏来俊臣等构陷无辜,公卿震恐,有功独存平恕。诏下大理者,有功皆议出之,前后济活数十百家。

  《吕氏春秋》曰:宋景公时,荧惑在心。问子韦,子韦对曰:"祸在君,可移宰相。"公曰:"宰相所与治国家。"曰:"移於民。"公曰:"民死谁与为君?"曰:"移於岁。"公曰:"岁饥民必死。"子韦北面再拜曰:"君有至德之言三,天必赏君。"荧惑果三徙舍。

  《贾谊书》曰:楚惠王食寒菹得水蛭。王不欲以饮食伤人,乃吞之。令尹避席再拜而贺曰:"臣闻天道无亲,惟德是辅。"是夜,惠王之后溷而蛭出,其久病心肠之积皆愈。

  又曰:孙叔敖之为儿也,出游归,遂忧而不食。母问其故,泣而对曰:"今旦见两头蛇,恐死。"其母曰:"今蛇安在?"曰:"敖闻见两头蛇者必死,吾恐人又见之,杀而埋之。"母曰:"无忧,汝不死矣。吾闻有阴德者,天必报之以福。"果不死矣。

  《高士传》曰:初,晋宣帝布衣时,与胡昭有旧。昭同郡周士等谋欲害帝,昭闻而涉险邀士於齐渑之间,止士。不肯。昭泣以示诚,士感义,乃止。昭虽有阴德於帝,口终不言。

  《续齐谐记》曰:杨宝年九岁时,至华阴山北,见一黄雀为鸦凫所搏,坠於树下,为蝼蚁所困。宝取之以归,置巾箱中,惟食以黄花。百馀日,毛羽成,乃飞去。其夜,有黄衣童子向宝再拜曰:"我王母使者,君仁爱救拯,实感成济。"以白环四枚与宝曰:"令君子孙洁白,位登三公,事当如此数矣。"

  《会稽典录》曰:郑弘为灵文乡啬夫。民有弟用兄者,未还之。嫂诣弘诉之。弘卖中单(即今之汗衫也。)为叔还钱。兄闻之惭愧,遣其婢索钱还弘,弘不受。

  又曰:夏香字曼卿,永兴人。门侧有大井,傍设水瓮。里中儿童各竞饮牛,争水共斗。香预吻汲水,多置器瓮,由是无争,专以德化。香至四节先庆酌二亲,退赍酒肴,劳问里中父老,以此为常。

  《益部耆旧记》曰:王忳常诣京师,於空舍中见一书生疾困,愍而视之。书生谓忳曰:"我当到洛而得病,命在须臾。腰下有金十斤,愿以相赠,死后乞藏骸骨。"未及问姓名而绝。忳即鬻金一斤,营其殡葬,馀金悉置棺下,人无知者。后归数年,县署忳大度亭长。初到之日,有马驰入亭中,其日,风飘一绣被复堕忳前。即言於县,马遂奔走,牵忳入他舍,主人见之,喜曰:"今擒盗矣!"问忳得马,忳说其状并绣被。主人怅然良久,乃曰:"被随飘风与马俱亡,卿何阴德而致此二物?"忳自念有葬书生事,因为说之。道书生形貌及埋金之处。主人惊曰:"是我子,姓金名彦,前往京师不知所在,何意卿乃葬之。大恩久不服,天以此彰卿德耳。"忳悉以被马还之,彦父不取,又厚遗忳。忳辞让而去。时彦父为州从事,因告新都令,假忳休息,与俱迎彦丧。馀金且存。由是显名。

  《广州先贤传》曰:罗威字德仁,南海番禺人也。有邻家牛数食其田禾,既不可止,遂为断刍多着牛家门中,不令人知。数如此,牛主惊怪,不知为谁。阴察求之,乃觉是威。自后更相约率收拾牛犊,不敢复践伤於威田。

  《豫章耆旧志》曰:施阳字季儒,迁舒瘤拢及之官,道经江夏,遇寇贼兴起,劫夺阳物。贼去后,车上席下尚有五千钱,追以与贼。

  《荀氏家传》曰:荀遂字仲阳。夫人有至行。时岁荒饥,有馀米粜之,夫人恒扌豕斛,籴者倾量辄过本。时人号曰扌豕斛夫人。

  《太平御览》 宋·李昉